發布者:中歐國際物流 發布時間:2022-09-08
最近幾周,中歐鐵路運價和海運價格都有所下降,但由于歐洲港口擁堵,需求似乎仍在增長。
根據中國國家鐵路公司(China State Railway)的最新數據,今年8月21日,中歐貨運列車的車次達到10000次,比去年提前10天,運輸量增加了5%,達到97.2萬標準箱。
盡管如此,與前幾年相比,增長明顯放緩,大多數利益相關者將其歸咎于烏克蘭戰爭的影響和對俄羅斯北部鐵路線的大規模抵制。
有貨代透露,一些托運人開始重新使用俄羅斯鐵路和更快的西伯利亞至歐洲航線,但大多數仍在繼續使用南部和中部航線。
運費與海運運費的降幅相似,整個行業的需求普遍下降。
歐洲的鐵路訂單有所下降,運價下降了15%。重慶、成都和西安有穩定的運力。
據Bansard International稱,目前從中國到歐洲的軌道交通到列日或杜伊斯堡的時間為20-24天,盡管有些服務(如從鄭州和西安)的發車時間會延遲5到7天。
Bansard補充道:“9月份,拼箱貨物的鐵路貨運能力充足。然而,整箱貨物的空間較少?!?/p>
鐵路運輸量仍然沒有恢復正常,但正在慢慢恢復,由于歐洲港口的罷工和運輸延遲,客戶選擇鐵路緊急運輸。
歐洲的交通擁堵有助于推動歐洲出口到中國的鐵路需求。
從歐洲到亞洲的海運平均需要34-45天,而鐵路運輸則需要19-22天。因此,運往中國的主要易腐物品和高質量歐洲產品在東向流動中不斷增加。